第三十八章 游天台山
第三十八章游天台山
台州市天台山景区,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,地处宁波、绍兴、金华、温州四市的交界地带,西南连仙霞岭,东北遥接舟山群岛,为曹娥江与甬江的分水岭,多悬岩、峭壁、瀑布。著名景点有赤城山、石梁飞瀑、国清寺、琼台仙谷等。
赤城山又称烧山,距天台县城和国清寺均为2公里,景区面积1。3平方公里。为丹霞地貌,仙佛双修的圣地,济公活佛故里,名人逸事集粹。赤城山,是水成岩剥蚀残余的一座孤山,“不与众山同一色,敢于平地拔千仞”。因其山赤,石屏列如城而得名,是天台山中惟一的丹霞地貌景观。每当旭日东升或夕阳西下,云雾缭绕山腰,霞光笼罩,光彩夺目。元邑人曹文晦形容为:“赤城霞起建高标,万丈红光映碧寥。美人不卷锦秀缎,仙翁泻下丹砂瓢。”故有“赤城栖霞”之称。赤城栖霞亦为天台八景之一。
石梁飞瀑位于浙江省天台县城北22公里的天台山中,是浙东“唐诗之路”的精华所在,在崇山翠谷之中,一石横跨天际,瀑布喷涌而下,“昼夜起风雷”,令历代文人骚客为之倾倒,留下无数壮美诗篇,被誉为“天下第一奇观”。近瀑布的古方广寺为五百罗汉道场。中方广寺是禅宗道场。
石梁飞瀑并不比其它瀑布壮观,但它却有自己的独特之出:首先它有一条二丈左右的巨大石梁,横跨在两崖之间,那微微拱起的梁面,像一条匍伏的巨蟒。金溪和大兴坑两条溪水,左右而来,汇合于此。溪涧岩石坎坷不平,水流随之层层折跌而下,每一次折跌,激起一阵雪白的水花,接着又往下折跌。这样经过4次折跌后,溪流终于在阵阵白浪之中流到了石梁附近,聚集成一个巨大的雪浪团,向石梁冲激过来。一部分被打回,而大多数则从梁底穿过,坠入几十丈深的幽谷之中,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。石梁瀑布附近还有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所题“第一奇观”四字石刻、清末维新派领袖康有为的“石梁飞瀑”题刻,石梁腹部有郡守刘璈题的“前度又来”等。
天台山风景点无数,瀑布亦处处可见。清初诗人潘耒在其《华顶》一诗中,有“峰峦一一插霄汉,涧瀑处处奔虹雷”之句。然天台之最佳处,在于一瀑,这就是著名的石梁飞瀑了。
石梁飞瀑的美景在于浪花万朵,似堆雪撒珠,终年不绝,故有“冰雪三千尺,风雷十二时”之说法。从中方广寺沿山径可达下方广寺。此时再回望石梁飞瀑,景色又有变化了。只见石梁高挂入云,飞瀑九天抖落,仿佛银龙从天而降,正如一首诗中所描绘的那样:
石桥处处足徜徉,尤妙探奇在下方。
飞瀑寺前晴亦雨,昙华云际远偏香。
一帘诗画悬空壁,万古风雷撼彼苍。
我欲卧游支枕看,第三松畔设藤床。
当年徐霞客从石梁俯视百丈深渊时,曾记载道:“余从梁上行,下瞰深渊,毛骨俱悚。”
国清寺
国清寺始建于隋朝,清雍正年间重修。全寺总面积为7。3万平方米,分为五条纵轴线,构成一个拥有2万多平方米,八百余间房屋,殿堂齐全,建筑严整,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。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国清寺座落在四面环山,五峰拥抱的“世外桃源”中,环境清幽优美,周围古木参天,绿树成荫,寺前照壁拱桥,碧水长流,古老隋塔历经千年依然挺立在半山坡上,寺内殿宇辉煌,处处奇观,如同一幅天然画图。
国清寺是一处文化积淀极其深厚文化古刹。陈隋之际,智者大师(538—597年)在天台山创立了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宗派——天台宗。唐贞元年间日本高僧最澄至国清寺求法,回国后在日本比叡山创建了日本天台宗。11世纪,高丽僧人义天至国清寺求法,又将此宗传入**,国清寺遂成为日本、朝国佛教天台宗的祖庭。建寺之年章安大师手植的“隋梅”,已有1400多岁高龄。
国清寺文物古迹荟萃,保存着大量的文物古迹,有历代御赐的金银器、铜铸品和丝织品,有碑刻、写经、书画,有木雕、玉饰、佛像,有中外文化交流的珍贵礼品。其中如智者大师遗物贝叶经,经陈寅恪鉴定是古印度《莎恭达罗》梵文剧本;从隋塔上取下的七方菩萨像线画碑刻;寺内磅礴飞动的王羲之“独笔鹅字”碑,寺后唐代柳公权“大中国清之寺”、宋代黄庭坚寒山子诗、米芾“秀岩”、朱熹“枕石”等摩崖石刻;元代十八罗汉楠木像,明清铜佛像,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,“佛国”的见证。以及为纪念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为编制《大衍历》至国清寺求算学的“一行到此水西流”碑,一行禅师衣冠冢等。
琼台仙谷
琼台仙谷景区面积7。3平方公里,是一处比较典型的花岗岩地质地貌景观。灵溪为该景
区的主景线。沿溪北行,两旁山壁对峙,山势峥嵘峻峭,奇峰纷呈,怪石错列,且愈入愈奇。著名的有“李白题诗岩”、“仙人聚会”、“双女峰”、“元宝石”、“佛手峰”等景。灵溪百丈坑有瀑如龙,下注成潭,潭水晶莹如黛,名“龙潭”。龙楼凤阙不肯住,飞腾直欲天台去!
潭旁一峰拔地而起,迥然卓立,即为琼台峰。峰上有石形似椅,传说铁拐李每逢中秋节之夜,来此坐椅赏明月,故名“仙人座”。琼台前一山,两峰对峙,顶部平坦,颇似皇宫前两侧的楼阁,故称“双阙”。在明月当空的夜晚,坐在石椅上望月下群山,恍入仙境梦乡,“琼台夜月”即得名于此。琼台峰上还有“台岳奇观”、“秀甲台山”、“蓬莱仙境”等摩崖石刻。从琼台向东南行2公里便是桐柏宫。桐柏建水库后,原桐柏宫沉于水底。现为原鸣鹤观改建,桐柏宫为中国道教东南圣地,道书称桐柏宫为“金庭洞天”,属七十二福地之一。北宋时,道教南宗紫阳派祖师张紫阳就居此修道,撰写著名的《悟真篇》。
国俊看到了天台山景区景点的介绍,非常想去天台山一游。于是,他枕上了“梦游枕”梦游,来到了天台山。
国俊来到浙江天台县,寄居在飞龙寺。是日天朗气清,阳光灿烂,一路欢声笑语,就到天台山境内了。
天台山从下往上看,山顶像一个硕大的桌子。传说经常有仙人在此聚会,八仙过海就从这里出发。山中仙雾缭绕,风景美不胜收。
来到“石梁飞瀑”景点。山中溪水潺潺,清澈见底,游鱼历历可数,大小瀑布随处可见,水声哗然。草木丛生,满眼翠绿,鸟语花香,疑为人间仙境,桃花源再生。国俊漫步走去,只见一个巨大的石印突兀在眼前,旁书“天下第一印”。此印两人不能合抱,真是名不虚传。转过一个弯,传来一片轰隆隆的声响,抬头一望,著名的“石梁飞瀑”就在眼前了。
国俊快步前去,手搭凉棚仔细观看,只见山顶有一个寺庙,黄色的围墙,画栋雕梁,映在绿树丛中,分外引人注目。一条溪流绕寺而过,再从庙后**,而庙后是一个悬崖,崖上架着一个巨大的长石条,石条下面却是空的,溪流从这里呼啸而下,雾气蒙蒙,有几十米落差,甚为壮观。国俊油然想起“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。”李白的名句来,此情此景何其相似。
下午,国俊到了第二个景点“琼台仙谷”,是此地的美景之最。从山上往下看,一派郁郁葱葱,山间民居,炊烟袅袅,一块块的梯田,长满各种庄稼。道路路像一条玉带,蜿蜒而上,游人像“小人国”来的,慢慢地爬行。
国俊从上往下走,石阶陡峭,断崖绝壁,随处可见。此处为两山夹一谷,地势险峻。来到一个叫“仙人座”的地方。这是两山中夹着的一座小山,就像一座小小的飞来峰,挺拔俊秀,绿树繁茂。山顶有几块大石头,错落有致,相传是仙人聚会的地方。国俊攀延而上,在“仙人座”上坐了一回,享受一下做仙人的感觉。下来后,沿着溪流走,就到了“八仙湖”。碧绿的湖水深不见底,偶尔可见游鱼出没。狭长的湖中竖立着几块雕**形的石头,就是所谓的“八仙”了,憨态可掬,有几分像。
第二天,国俊又游览了国清寺,天湖,饱览了当地的风土人情。此地民风淳厚,风景优美,不愧为旅游胜地。
回到飞龙寺,国俊由衷地感慨道:不虚此行。
2025年5月5日星期一
